新冠肺炎肆虐一年,本港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,其中旅遊業、餐飲業等行業所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,因此也是政府紓困措施的重點照顧對象,雖然資助不過杯水車薪,但至少也能吊住條命。不過,有一個行業儘管同樣面臨着極大的困境,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容易被忽視,始終無緣紓困措施的關照,這就是被譽為香港支柱行業的保險業。內地早已成為本港保費的重要來源,長期封關之下,內地客源基本絕跡,大批保險從業員幾近斷炊,塘水滾塘魚之下,大家都吃不飽。因此保險業同樣需要政府施以援手,對於恢復通關更是望穿秋水。
據統計,2020年上半年,本港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僅為62億港元,較2019年同期下跌76.3%,而去年同期為上升17.9%;62億港元僅佔期內新造保單保費9.6%,較2019年同期26.4%的業務佔比下降16.8個百分點。由於內地訪客保費的暴跌,拖累香港同期新造保單保費同比下跌34.4%至655億港元,去年同期則為上升18.7%。去年全年的數據尚未公布,但相信跌幅只會更為令人驚心動魄,行業的經營狀況和從業者的收入也完全可以想象。
保險業作為本港金融業重要的一環,在全行業多年苦心經營之下,一向擁有重要地位和良好聲譽,是香港的金漆招牌之一,在對經濟產生巨大貢獻的同時,還解決了大量的就業。因此,各界尤其是政府絕對不能任由保險業自生自滅而視若無睹,不能因為過去行業比較吃香就認為毋須扶持渡過難關,更不能認為有保監局的政策兜底就毋須理會。儘管在嚴格的監管下,香港保險業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機會極低,但1997年的日產生命保險公司破產事件時刻在提醒我們,風險控制永遠不會嫌多,一旦行業聲譽受損,損失將很難挽回,全港都需為此埋單。
因此,在可見的將來疫情依然難以消失的背景下,政府理應出台措施協助保險業共度時艱,尤其是保險中介從業員,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去年收入暴跌,只能依靠積蓄維生,情況堪憂。除了寄望政府出手,行業也應自救,比如積極推動併購,引入更具實力的投資者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,通過努力增肥來渡過嚴冬。例如中策集團(235)便引入了新世界(017)主席鄭家純為第一大股東,為收購本地一家保險公司的交易做好準備。相關消息已經引起中策股價連日上漲,這除了顯示市場普遍看好保險業以外,也顯示了鄭家純對行業投下信心的一票。
但香港的市場畢竟規模有限,保險業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,必然要依靠內地市場,除了吸引內地客來港購買保險之外,內地市場尤其是大灣區更是本港保險公司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中17次提及保險,銀保監會和廣東、深圳政府已經積極進行了政策部署,以規範和促進大灣區保險市場發展。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盡快恢復正常通關,希望以鄭家純為首的香港一眾保險業巨頭,能夠積極游說香港政府認真做好防疫工作,以盡快清零為目標爭取早日開關,這不但利好自身的行業,更利好香港整體的經濟,何樂而不為呢?
文 : 會稽山
學研社研究員、時事評論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